浙江省唯一招商引资服务网站 长三角地区招商投资项目交流中心
培育新型生产主体 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嘉兴蹚出稳粮增收新路径
浙江招商引资网     发布时间:2021-11-07 19:51:00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     浏览:2876

  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尧城凭借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超高产专用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等的选育与应用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截至目前,“中嘉早17”已累计推广面积超过7000万亩,成为了长江中下游稻区推广面积最大,深受农民欢迎的品种之一。

  这一荣誉也见证了嘉兴农业发展的欣欣向荣、粮食生产高歌猛进。嘉兴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产区,素有“浙北粮仓”的美誉。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增产保供工作,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粮食生产呈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态势。

  嘉兴交出了一份粮食生产的“高分答卷”: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多年保持在220万亩以上,面积及总产连续15年列浙江省首位,以全省1/10的耕地贡献了全省1/6的粮食产量,近年来,嘉兴更是在高位基础上保持粮食产量“五连增”,并在三届浙江省“河姆渡杯”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评选中,斩获“两银一金”,成绩位居全省前列。

  聚力产业融合,培育新型生产主体

  这几天,嘉兴市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年产84000吨优质生态米生产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将新建花园式标准厂房2.18万平方米,通过购置国内行业先进的智能一体化加工设备,形成年产84000吨优质生态米的生产能力,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88亿元。

  嘉兴市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土生土长”的南湖区农业企业,2019年公司生产的“绿幼康”稻米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并获得了“浙江好稻米”优质奖和“禾城好稻米”金奖。随着此次优质生态米生产项目开工,绿康农业的稻米产业链也从原来的粮食育秧、收割、烘干,向末端进一步延伸,将真正形成从一粒种子到优质大米的全产业链生产。

  “让嘉兴人吃嘉兴米,打响嘉兴优质大米的品牌!”嘉兴市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强根说,有了全产业链的稻米加工企业后,就掌握了稻米加工的“话语权”,可以从晚稻种子开始,科学布局每个环节,做好稻米全流程绿色标准化生产,全程把控好稻米品质,打响嘉兴本土优质稻米品牌,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近年来,嘉兴建立了一批像绿康农业这样的多形式产业化联合体,由龙头企业帮助加工、销售,实现优质米开发全产业链协作,增收明显。仅去年,嘉兴全市产加销主体就达到102家,自有机械加工的主体有59家,自营水稻面积8.5万亩,销售大米2.59万吨,已形成70个稻米品牌,35家主体通过SC认证。

  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水稻只管种,不用管,不打一次农药,不施一点肥料,亩产仍能超千斤。在嘉兴市秀洲区,在水稻田里养甲鱼的“稻鳖共生”模式已经形成。

  秀洲区新塍镇小金港村的水稻种植户陆水荣在三年前开始尝试“稻鳖共生”模式,通过他的精心种养管理,在其余种植大户因粮价下调导致效益减少的情况下,第一年他就取得了每亩9438元的不错效益。

  陆水荣介绍,“鳖稻共生”模式既可以保护生态,减少污染,又可以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一方面水稻叶上的虫、蛙、螺等为甲鱼生长提供了可口的天然饵料,有效遏制病虫害发生;另一方面,甲鱼爬行有效疏松土壤,甲鱼粪便可以作为水稻肥料,“稻鳖共生”全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生产的稻米为绿色稻米,养殖出的甲鱼为生态甲鱼,提高了甲鱼品质,实现一田多收、稻鳖双赢。

  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陆水荣的成功是嘉兴农户积极开展试验示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嘉兴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先进技术利用率,比如海宁市推广了播喷同步杂草防除技术,有效减少农药施用量;平湖市开展了耐盐碱水稻筛选试验;桐乡市也开展了旱稻引种试验,试验面积达2000多亩……

  为了让农户安心种粮,嘉兴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打造了“种粮宝”应用场景,聚焦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全链条,围绕田块管理、农事服务、惠农补助、金融保险、供销市场等功能,形成粮食生产综合性服务平台。同时,加大规模种粮补贴力度,在省补资金的基础上,市、区财政再增加相应的补贴;加大订单奖励力度,对市本级晚粳稻订单按国家、省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市财政对交售订单的种粮主体给予每50公斤20元奖励,每亩最高180元,为拎稳“米袋子”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扫一扫
关注浙江招商网

招商引资

投资浙江

企业融资

新三板上市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