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唯一招商引资服务网站 长三角地区招商投资项目交流中心
中共海盐县委 海盐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十二条意见
浙江招商引资网     发布时间:2015-03-12 17:36:00      来源:县委办公室     作者:     浏览:9285

  为进一步加快海盐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总收入超百亿的大产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旅游业的产业地位

  旅游业是全球第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头地位突出,带动作用明显。加快旅游业发展,对于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乡功能形象,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按照中央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和省委打造“两美浙江”的部署,树立科学旅游观,强化大旅游、大景区、大产业的概念,把旅游业作为海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作为支撑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优先发展。要把旅游工作摆上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抓工业经济的决心和力度抓旅游业发展,集中必要的资源,予以突出的保障,把旅游业做成经济效益突出的朝阳产业、全面拉动三次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产业。

  二、进一步明确旅游业发展目标

  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优雅海盐”建设为取向,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海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近期目标(2015-2017年)是:做精、做优、做特一批高品位、差异化、有内涵的旅游项目,让游客留得下来,实现从一日观光游到两日体验游的升级,成为长三角地区休闲度假目的地。远期目标(2018-2020年)是:按照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准,实现城乡面貌的全面提升和旅游要素的系统配置,建成若干个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旅游综合体项目,有效提升海盐旅游综合实力,跻身国家级旅游目的地行列。到2020年,力争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8%,实现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

  三、明确旅游业发展方向

  要突出“县域景区化”的理念,按照发展旅游的要求推进城乡环境和功能建设,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大气治理”等工作,不断改善旅游基础条件,从游客的体验和参与角度,不断完善旅游要素配置,既做好盆景,也做好风景,走全域旅游的发展之路。要突出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灵魂作用,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特别是在南北湖景区精心打造对游客有感召力的高端文化休闲板块,既展示海盐地方人文风俗,也体现时代主流文化,既能讲故事,也能促消费。要突出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将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端科技服务覆盖全县每个角落,构建起集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为一体的信息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一机在手、游遍海盐”的旅游需求。

  四、大力推进南北湖景区转型发展

  要坚持南北湖作为海盐旅游的龙头地位不动摇,全县上下统一认识,合力支持南北湖景区转型发展。加强对助推南北湖旅游发展的政策研究,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要专题研究南北湖景区开发建设工作,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要把南北湖旅游发展作为核心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南北湖旅游发展的支持和服务,主动谋划、通力协作、配套联动,在产业导向、规划审批、资源配置等方面对南北湖旅游发展给予一定的倾斜。县旅投集团要一手抓核心景区征迁,一手抓旅游项目落地,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水准服务,突出核心旅游产品,做精做全旅游要素,全力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一目标迈进。

  五、积极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加强旅游业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深度结合,善于对各类特色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打造亲子游等各类主题旅游产品,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利用渔人码头、鱼鳞石塘、白塔山、骑行绿道等“海”资源,打造滨海生态风情类旅游产品;利用南北湖、绮园等自然山水和人文遗产,打造休闲度假养生类旅游产品;利用地方农业、农村、农民特色,打造乡村生态民俗类旅游产品;利用海盐悠久历史文化传承,打造地方美食、手工技艺等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利用秦山核电科技馆、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高科技工程项目和三毛漫画主题,打造研学类旅游产品;利用秦山核电、青莲食品、雪花啤酒等工业企业,打造工业旅游类产品;利用金粟寺、云岫庵、天宁寺等有突出历史地位的宗教场所,打造礼佛禅修类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海盐的旅游产品体系。  

  六、努力扩大旅游消费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突出抓好现有旅游线路、景区景点消费闭环的打造,不断深化和拓展旅游服务,丰富游客体验内容,延长游客消费链条,提高游客人均消费额。积极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分类打造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美食美景、科技生态、会展培训、运动拓展等精品项目,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精心挖掘和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菜品系列和小吃系列,加快打造汇聚人气的美食一条街。鼓励发展特色主题酒店,力争在文化主题酒店、特色民宿的创建上有突破。鼓励设计开发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土特产,培育地方旅游商品品牌,加快旅游商品销售体系建设。策划推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娱乐性项目,着重丰富游客夜游生活。

  七、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

  要把旅游招商工作摆上突出位置,设立旅游招商专项经费,加强招商政策研究,大力开展旅游产业招商。建立县领导挂钩联系旅游重大招商项目制度,招商选资“一号工程”推进例会定期研究旅游业招商工作,解决旅游项目碰到的困难与问题。建立健全旅游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并将旅游招商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建立落实旅游招商责任制度,县旅委组建全县旅游产业招商组,牵头做好旅游产业招商,县城投集团、县旅投集团和有关镇(街道)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招商的主体作用,积极谋划旅游项目,主动开展项目招商。强化旅游招商平台建设,重点谋划武原城东围垦区块和黄沙坞围垦区块,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力争在旅游大项目引进上有新突破。

  八、不断加强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统筹抓好旅游交通、安全、投诉、信息咨询等服务功能的改进和提升,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交通建设要统筹考虑旅游发展需要,加强高铁车站、高速公路与海盐县城、景区的交通衔接,谋划水上旅游交通和海上游览线路,完善公共汽车站(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加油站点及其他人流密集区域的旅游服务功能,打造游客满意、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城市旅游交通体系。将旅游安全作为全县突发事件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内容,把旅游应急管理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完善旅游安全服务规范。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受理处理机制,完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投诉受理处置责任制度,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执法,规范旅游市场。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和咨询平台,免费向游客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医疗急救等信息和咨询服务。

  九、加强旅游宣传营销

  要把海盐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来整体谋划、立体宣传、长期经营、树立品牌。叫响“优雅海盐”这一旅游城市形象口号,确定海盐旅游城市形象标识。建立有分有合的旅游营销体系,县旅委牵头负责全县旅游的形象宣传和整体推介,各市场主体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开展个性化营销。要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终端,精准推送旅游资讯,便捷接收游客反馈。要加强对营销策略、渠道和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对特定群体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逐步实现旅游宣传营销的专业化、市场化。要加大旅游电商平台建设,鼓励支持旅游企业多渠道拓展电子商务应用,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十、强化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强对全县旅游工作的通盘谋划和统筹协调,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县旅游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决策,县旅委要强化旅游综合协调、产业促进、行业服务等职能。各镇(街道)要加强旅游业发展的力量,明确旅游业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强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协调指导。县级有关部门要在要素配置、项目审批等方面,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服务。要把旅游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激发全县各主体和部门合力兴旅的积极性。推动县内景区、酒店、餐饮、旅行社等市场主体建立旅游产业联盟,横向合作、抱团发展。

  十一、加大旅游政策扶持力度

  要加强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在尊重旅游业发展规律和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完善旅游业扶持政策,有效发挥政府引导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要定期研究旅游经济形势,经常听取旅游企业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用足用好中央和省里的旅游发展政策,研究制定符合海盐实际的政策举措,为旅游企业暖心顺气、加油鼓劲。要推动旅游企业积极顺应市场结构的深刻调整,主动转换思路,加快转型升级,谋求长远发展。要加大旅游商品的认定、开发和扶持力度,推进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县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旅游发展资金,用于全县旅游产业的扶持、培育。

  十二、加强旅游人才保障

  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优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以人才来支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全民旅游服务水平。要建立旅游人才库制度,出台旅游人才奖励政策,为海盐旅游品牌化、规模化大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加快旅游规划、企业管理等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现有旅游人员的培训和激励力度。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引进旅游专业人才,从而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升海盐旅游业发展的层次和质量。

  中共海盐县委

  海盐县人民政府

  2014年10月15日


扫一扫
关注浙江招商网

招商引资

投资浙江

企业融资

新三板上市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