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唯一招商引资服务网站 长三角地区招商投资项目交流中心
直接融资7年提4倍 融资变化成浙江经济转型“催化剂”
浙江招商引资网     发布时间:2017-01-18 16:25:00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浏览:4304

  编者按:钱塘自古繁华。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仅为浙江创造了巨大的民间财富,也使得浙江成为全国金融最活跃的地区。

  经过多年的金融改革,浙江在金融创新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和“首创”;钱塘江金融港湾规划的落地,更为浙江金融的发展铺设了宏伟蓝图。

  作为浙江重点打造的八大万亿级产业之一,浙江金融不断壮大,金融创新风起云涌。与此同时,作为实体经济的“推进器”,浙江走出了一条金融与实体并重的共融共生之路,成为浙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强大的推动力量。

  浙江在线杭州1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石潇俊)今天上午,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通过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从57.8%下降到56%,制定实施企业减负三年行动计划,直接减轻企业负担1010亿元。

  近年来,浙江资本市场风起云涌,优质企业增资扩容,新型债券表现亮眼,企业降杠杆、降成本拿出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资本“组合拳”连续打出,浙江直接融资驶上快车道,七年内提高了四倍。数据显示,2010年末,浙江直接融资(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和企业债券)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7.8%,到了2016年上半年,这个数字跃升至39.9%,高出全国15.9个百分点,比广东和江苏分别高9.4和19.3个百分点。

  在信贷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我省经济仍保持了平稳增长,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认为,直接融资比重上升极大丰富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对浙江省内企业及地方资本市场发展均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直接融资升至四成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16年3月8日,由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交投”)发行的“5+N”年期的“16浙交Y1”完成簿记建档程序,并于3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浙交投公开发行的首期可续期公司债券,也是国内首单由证监会核准的可续期债券。

  可续期公司债券,也称永续债券,被视为“债券中的股票”,是一种类权益融资方式。永续债券在满足特定条件后可计入权益而非负债,有助于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

  公开数据显示,浙交投发行的永续债券,年化利率为3.6%,远低于同时期一般银行贷款利率。浙交投首期可续期公司债券的挂牌上市,表明浙江在降杠杆率、降成本的征途上再下一城。

  今年以来,浙江省金融办系统以企业上市、债券融资和并购重组等为抓手,大力推动企业灵活运用债券、股权等直接融资工具。直接融资比例从7.8%到39.9%,数据变化的背后,是浙江着力完善金融市场融资结构所做的不断努力。

  从培育企业上市到发行新型债券,浙江先人一步,集中培训和“一对一辅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较早走上了一条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企业杠杆率和融资成本的道路,取得了积极进展。

  浙江直接融资比例逐年提高,跃升至近四成,对此,金雪军认为,金融市场中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升,融资结构变化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

  降杠杆、化风险 发力直接融资市场

  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对金融领域的调控力度也开始加码,引导金融和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

  去年10月,国务院公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自我约束、优化企业债务结构、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积极发展股权融资等七个途径,平稳有序降低企业杠杆率。

  宏观调控的政策之风吹向金融行业,使整个行业的经营环境不断好转。1月10日,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意见》发布后,银行、实施机构和企业积极响应;去年10月份发文之前已经进行了一些模拟运行,通过文件发布后两个多月的运行,已经有了突破。

  国务院发力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弦外之音不言而喻,而这又与与浙江近年来在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的探索不谋而合。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降低资金杠杆率,浙江省金融办以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文创等八大产业为重点,确定一批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加大业务培训和规范引导力度,力推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上市。

  在此基础上,浙江继续做好在会排队企业服务,引导建立规范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截至2016年底,我省在会企业共有127家,占全国总数(806家)的15.76%;上市辅导期企业14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904家。

  2016年,全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2家,其中境内30家,境外2家。截至12月底,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411家,总市值5.98万亿元。其中,境内上市公司329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在债券市场上,浙江新招迭出,频频向企业传递利好消息。2014年以来,浙江省金融办与证监会证券部、沪深交易所联合推出新型债种,在浙江先行先试,让不少企业尝到了发行新型债券的甜头。继2015年浙江省发行全国首单非上市公司公募债之后,2016年,嘉兴嘉化能源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绿色公司债,年化利率4.78%,低于一般银行贷款利率。

  找出痛点打通环节,通过几年的努力,浙江扩大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据省金融办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浙江省银行间市场短期融资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仅为4.49%,低于同期贷款平均利率2.04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下降7.9%,高于全国平均降幅3.1%。

  直接融资助企业走出困境 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浙江民间资本充裕,自温州启动金融综合改革后,“两多两难”破题提速。直接融资比重上升,完善了资本市场的组成结构,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传统的企业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即以银行贷款作为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银行吸收公众存款,其经营模式决定了这个“百业之母”在经济下行期面对中小企业时“望而却步”,惜贷甚至抽贷等现象不时出现。

  在金雪军看来,银行从风险控制和保证金融质量角度考虑,对企业贷款有多方面要求,“除了不动产抵押,互保联保,还要考察第一还款来源,有的情况下甚至还要法人签订无限担保责任”;从短期化资金运用角度来看,银行要求企业归还已有贷款再放贷。金雪军认为,借贷过程中繁杂的手续和流程无形中抬升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直接融资的发展让企业在银行之外有了第二种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调整金融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助于丰富社会融资渠道,促进金融资源更好分布。”金雪军说。

  作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但新兴行业多是轻资产运作,融资难似乎已经成为新兴行业普遍无法逃脱的困境。

  2015年3月,国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对创新的支持作用,提升直接融资的质与量。

  “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是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困境的一剂‘良药’,哺育实体经济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为资本和企业牵线搭桥,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企业融资杠杆,真正实现让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金雪军说。

  另一方面,IPO、增发等股权类融资,尤其需要企业建立规范的股权结构和现代财务制度,这类直接融资的发展对于提升企业的现代性有正面影响,有效增强了企业资本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力。

  发展股权融资,通过上市实现价值变现,刺激企业不断在创新上做功课。另一方面,权益资产价格的增加,降低了企业债务杠杆,反过来也减少金融系统出现不良风险的概率。

  “直接融资渠道运用得更充分、对接资本市场走在前列的地区,往往也是企业制度现代性程度高、转型升级比较成功的地区。”金雪军说,我省融资结构变化总体是积极有利的,丰富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也适应了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


扫一扫
关注浙江招商网

招商引资

投资浙江

企业融资

新三板上市

公司注册